——记太康县张集乡温良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高超
本网讯(文图/孙智)工作,沉着果断、雷厉风行;思路,清晰细致、有条不紊;抗“疫”,严防死守、倾心投入……
这是河南省太康县县乡领导和基层群众对张集乡温良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的评价。
支书名叫王高超,军人出身,威武帅气,黝黑的皮肤是他长期在基层摔打磨练出的印记。
2018年3月,由于乡党委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戴,王高超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后,他就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把脉行政村存在的问题,力求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他多次召开支部会、群众代表会、党员议事会,研究商讨搞好支部工作、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变村小学面貌等问题,并一步一步抓落实、一步一步见效果。
温良行政村村大人多,且地域偏僻。1999年以来村里就没有进行过电网改造,无法满足村民用电的需求。对此,群众意见很大。针对这种情况,王高超想尽一切办法,多次向乡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反复找上级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最终促成争取到由政府投资进行了村里的电网改造,群众拍手称快。
要想富,先修路。针对从2000年以来村里道路没有进行过整修,直接影响村里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情况,王高超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的诉求,争取到整修3.8公里的项目资金,彻底改变了村里路难走的状况。
如今,温良行政村实现了电通、路通、井井通电。村里已经安装太阳能路灯140多盏、监控20个。群众高兴地说,灯亮了,路平了,人居环境改善了,邻里关系和谐了,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高超深知这个道理。但是,温良行政村是个“杂技村”,会杂技艺术的村民长期在外挣钱,有的把孩子带出去上学,有的因为无法照顾孩子就让孩子辍学回家,村小学的生源逐年减少,一些教师“走”了,连校长感觉的当这个校长没“面子” “跑”了。
村小学的现状让王高超一直在揪心。他想,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村里的人才培养,甚至影响村里未来的发展。为此,他通过做学生家长的工作、动员在其他小学上学的学生返校、请求教育部门选派有担当的校长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等方法,改变了教师“走”、校长 “跑”、生源少的状况。目前,村小学学生已达140多人。
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在疫情防控期间,王高超与村支部成员一起带领群众坚守太康“东大门”,确保疫情不在这里传播。他安抚好患病的妻子,每天早出晚归,组织群众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并挨家挨户地宣传防控知识,通过“小喇叭”、宣传单等,让疫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与此同时,他时刻牵挂着坚守在防控卡点的工作人员,经常看望并为他们送去矿泉水、牛奶、方便面、蔬菜等物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征程上,王高超满怀信心地描绘发展蓝图,带领广大群众顽强拼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孙智
审核: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