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低矮的房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大建筑;曾经冷清的小巷消失了,呈现眼前的是繁忙的建设工地;曾经破旧的厂房看不到了,一处现代化的地下空间工程雏形已现……眼下,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一公司浭阳新城五区一期工程,一个古今交融、城绿融合、多元共享,充满活力的新地标正在冉冉升起,人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一区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以强谋划“绘制蓝图”
浭阳新城五区一期工程是中国二十二冶首个群体装配式施工工程,项目从施工组织、临建设置、群塔布置、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属于同行业施工先例,是河北省在建项目装配率最高的工程。这样一项“家门口”的重点工程,干得好不好对公司诚信美誉品牌的建设至关重要。
作为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程,它的建设过程中有着诸多重难点,施工现场场地狭窄、高装配率结构体系、大型群塔作业、预制装配式构件生产运输协调难度大、工程临近铁路主线需不定时停工配合铁路运输需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等,与之对应的是项目建设工期又十分紧张,年底前要实现竣备目标。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在工期异常紧张的前提下确保履约,同时又要实现高质量建设是全体管理人员面临的难题。项目经理孙明福带领项目团队仔细研究施工图纸、优化施工方案,定期编制各楼的详细进度计划,并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阶段性调整。尤其是在主体验收阶段,项目与质量监督站、节能办等单位进行沟通,将各单体工程主体结构分三步进行验收,主体、二次结构、内外装修上下穿插施工,以加大机械设备和人力投入,见缝插针、交叉作业的方式,实现工期缩短60天;外墙保温施工阶段,在主楼未封顶前安装吊篮,实现主体、外墙同步施工,缩短工期达20天。
为了按时完成每一个节点任务,现场指挥人员的手中都有一张“作战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明了每一天的工作量、每一段工程节点的完成时间。如果前一道工序拖延了怎么办?“我们会组织突击队重点突击,直至把工期完全赶上。”这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给出的掷地有声的答案。
用新技术“加足马力”
面对不断提速的项目建设,如何调节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二者之间的矛盾考验着全体管理人员。为强化工程质量,项目部积极通过新技术、新工艺解决实际难题,例如在内装修抹灰阶段,由于不同材料的不均匀收缩,易造成裂缝、空鼓等质量通病,项目部经研究总结后后采用满挂玻纤网技术解决了不均匀收缩问题,避免了这一质量通病。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累计推广应用新技术10项,申报“五小”成果、专利10余项,新技术应用和创新发明为工期进度扫清了障碍,有力保证了项目建设质量。
同时,项目积极利用BIM技术和智慧建造技术,将装配式建筑绿色环保优势进一步发挥。通过BIM技术解决图纸问题,避免了建筑材料浪费,减少了因拆改造成的建筑垃圾;运用智能协同管理系统,将劳务管理、群塔防碰撞、水电用量监测、混凝土标养室温湿度监测、环境监测、视频监控、喷淋联动、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10余项内容进行数据集成,自动分析与管理,使项目绿色管理达到同行业较高水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达到国家级水平,2019年10月25日,项目通过了中国建筑施工绿色建造工地中期验收。
树大者根必深。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唯有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培育出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气质和精神。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一公司浭阳新城五区一期工程将继续从职业技能的提升,到对创新无止境地追求,再到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挥动着如椽巨笔描摹出精品工程的恢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