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国际拍卖会推荐:《元代釉里红瓶》
规格:6*23*13.5*41(cm)
文物介绍
釉里红是一种出自元代景德镇的高温釉下彩,与其余瓷器种类有所不同,主要是通过氧化铜这一呈色剂,对已经完全成型的胚胎进行绘制,最后添加一层透明釉,在高达1200摄氏度的还原环境中烧制而成[1]。釉里红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较大的烧制难度与较低的成品概率。这主要是因为铜离子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在窑炉中未能达到合理的火候,便会呈现出灰红色或黑红色;若火候过量,铜离子便会挥发,出现飞红现象,情况严重时会出现褪色、纹理不够连贯的现象。元代釉里红瓷器胎体一般呈灰白色,釉面呈青白色,釉里红呈猪肝色。发色深沉,发色沉于胎釉之下,入胎骨的较多。烧造的器皿有明显接痕,底足露胎处有不规则暗红色的火石红现象,器物内壁不施釉。元代釉里红主要色调为红偏紫黑色,呈现出鲜红色的釉里红较为罕见。从整体来看,其色泽虽然鲜艳,但存在间隔不够均匀、不够稳定的状态,大部分釉里红呈现出浅红、红与深红的夹杂灰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晕散。早期制作的元代釉里红色彩晕散不够鲜艳,经常出现变色流失的情形,阳面色鲜,阴面色暗。
综上所述,元代釉里红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良好的弘扬与传承。这就需要对釉里红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究,从根本上掌握釉里红流传千年、长盛不衰的原因,从而让"瓷中贵族"元代釉里红更好地流传后世,造福千秋。
贞观国际拍卖会推荐:《大明成化年鱼藻纹罐》
规格:18*22.5*16(cm)
文物介绍
成化青花瓷常见纹饰有荷莲鸳鸯、松竹梅石、灵芝花草、秋葵牡丹、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菊花苜蓿、兰花栀子、鱼藻纹、宝相花、山茶花、牵牛花、莲花八宝、龙、凤、火云、狮子麒麟、海兽、花鸟团龙、婴戏仕女、八仙高士,以及梵文和藏文等。器口内外多以弦纹,少数以卷草纹带或锦地纹带装饰。足外墙一般围以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常见官窑瓷器有碗、盘,杯、高足杯、高足碗、卧足碗、罐、盒、炉、洗、盏托、梅瓶、玉壶春瓶、梨壶等,绝大多数是小件器,“成化无大器”之说。成化瓷修胎规矩,瓶、罐、壶等立器有的隐约可看出接口痕迹;盘子塌底,碗、盘器足较直且稍高,底有釉,并有六宇双圈或六字双框款,写"大明成化年制"。从窑址出土的瓷器看,写有双框款的瓷器,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也有在罐上写"天"字款的,无圈框,俗称"天字罐"。成化款苍劲有力,笔画圆润,字体较大,被框”、圈紧紧束住。
成化时期青花鱼藻纹艺术成就较高,有青花和釉里红的结合。在青花莲池鱼藻纹盘罐上以青花淡料描池水,以浓料彩绘荷花水藻游鱼。弘治时期,多以青花红彩器物为常见,以青花加彩的技法继承了成化年间的风格,但清晰的纹饰更显柔美的艺术风格。嘉靖时期,青花鱼藻纹的最大特征是布局繁密零乱,主题模糊,画工比较没有力量感。画风上从写意向写实逐步迈进,能与清代的装饰风格接轨。
贞观国际拍卖会推荐:《大清康熙年珐琅彩茶圆》
规格:9.5*5.8*4(cm)
贞观国际拍卖会推荐:《郎世宁西洋人物珐琅彩瓶一对》
规格:4*2*16*4.2(cm)
文物介绍
珐琅彩,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引进国外珐琅材料创制而成的,并一举成为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珐琅彩瓷器是中国瓷器生产工艺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绘瓷器中的佼佼者。它是在清代康熙晚期按照康熙皇帝的授意,将从欧洲传人的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釉上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
珐琅彩西洋人物梅瓶,瓶口微撇,短颈,丰肩,圈足,胎骨密坚,瓷质细腻,器形规整,文雅精巧而有西方风味,外壁珐琅彩通绘西方人物,线条描绘清晰,生动传神,尤其是开光内的人物衣着华丽,采用了西洋画的明暗透视技法而具有立体效果,同时光和彩的把握准确,将珐琅的质感美衬托得淋漓尽致,另外,梅瓶造型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意味,使得东西文化的交融在这件器物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成为珐琅彩风格的典型,底部施松石绿地,落有“大 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清代时期珐琅器的纹饰开始出现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图案中也糅合了油画技巧中明暗结合的技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
珐琅彩瓷器,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工艺品。一方面,它是在清廷直接控制下,选用最好的原料,集中最优秀的工匠和画师,选择最好的样品来进行生产,根本不考虑成本问题,因而才能取得高度艺术成就。另一方面,它只限于宫廷、王府玩赏的御用秘器,外人难得一见。国力强盛时,品种多、质量精;到了乾隆末期,随着整个官窑瓷器生产质量迅速下降,珐琅彩也随即凋落。
贞观国际拍卖会推荐:《明中期珐华彩人物故事梅瓶》
规格:高45cm
文物介绍
珐华彩瓷器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陶瓷装饰技法,始于元代而盛于明代。珐华彩瓷器使用多种颜色,如黄、绿、紫、蓝、白、黑等,特别是茄皮紫和葡萄紫色泽透明鲜亮,历久而弥新。
工艺精细:珐华彩瓷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在瓷胎表面勾勒出凸线的纹饰轮廓,然后用各种色料填出底子和花纹,再入窑低温烧成。这种工艺使得瓷器的纹饰凸出瓷胎表面,立体感强,装饰效果强烈。
独特风格:珐华彩瓷器具有独特的山西地区风格和特殊的装饰效果,其色彩艳丽,线条生动,形象简练,与传统的官窑瓷器在风格上有所区别。
历史地位:珐华彩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其生产和制作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高度,以其复杂特殊的制作工艺和艳丽的低温彩釉成为中国陶瓷中的奇葩。
珐华彩瓷器的这些特征使其成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此件精美藏品将会在贞观国际集团秋季大型拍卖会参加竞拍。
对此藏品有兴趣的买方、企业家、收藏家到时可亲临现场参加,久违相见贞观国际的朋友们畅怀交流,共享艺术盛宴。本公司诚挚邀请您出席并参与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