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观点

   下一篇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曲振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而在这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首先,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财富,是凝聚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根脉和灵魂。

  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每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再是,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中华文化恰恰可以在国内外环境营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内,中华文化可以凝聚中国力量,因为中华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能够将中华民族一切力量以最大的公约数团结起来。对外,中华文化可以感召世界。纵观历史,中华文化一直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怀柔远人,和合邻邦,并以自身文化传统向外辐射,形成了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圈,还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沟通和交流文明成果。

  第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中华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



  首先,来源于优秀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

  “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它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贡献卓著等特点。它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

  革命文化,是指在党的98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作风,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神舟飞船精神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而形成的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其次,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根据。我们的自信(包括文化自信)就来源于伟大的实践。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



  首先,正确对待中华文化。一是,尊崇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而且,其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崇尚和谐的“和”文化都能给今天的我们以重要启示;二是,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根、辩证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古为今用原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信、所取、所用。

  其次,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一是要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二是要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坚决抵制“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既要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又要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再是,做好思想文化领域各项工作。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在文艺工作方面,要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在网络和信息化工作方面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方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作者单位:中共福山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晨子